驭风踏浪向绿行!解码射阳绿色发展“方程式”_天博BOB|BOB官网登录|BOB体育最新网址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驭风踏浪向绿行!解码射阳绿色发展“方程式”

发布时间:2025-09-23 11:59:30  来源:天博BOB

  当“双碳”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鹤乡大地的工业脉搏正跳动着绿色的强音:传统产业褪去“黑灰”底色,新兴赛道扬起“绿能”风帆,科学技术创新与制度改革双向发力,用“含新量”提升着“含绿量”,以“智造力”重塑着“生产力”……

  七月的射阳港,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掠过厂区。走进中车新能源智造基地,红白相间的风电叶片如羽扇般排列,蔚为壮观。“我们基地年产超500套海上大兆瓦级叶片,不仅在国内市场占了重要地位,还远销北欧、南亚、美洲等地。” 基地负责人抚摸着叶片光滑的表面,语气里满是自豪。

  这些“绿色巨翼”能够“飞”向全球,底气来自什么地方?答案在几公里外的CQC新能源创新基地里得到验证。在全球最大全尺寸叶片检验测试平台上,每只叶片都要经历约400万次摆振疲劳测试和100万次挥舞疲劳测试,相当于模拟25年风暴摧折。“我们的系统如同‘钢铁考官’,只有通过这场 ‘全生命周期考试’的叶片,才能拿到出海‘通行证’。”检测总监李富介绍。正是这种严苛标准,助力中车斩获国内海上叶片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驭“风”而上,多年来,我县让“风”之禀赋转化为“能”之高地。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县已吸引国家能源、华能、中广核等骨干央企以及远景能源、亨通电缆等行业领军企业落子布局,已初步形成集“资源开发—装备智造—科创研发—检验测试认证—运维服务”为一体的风电产业格局,风力发电及装备制造获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县新能源年发电量达37亿千瓦时,风电产业规模正加速向千亿级规模攀升。

  “选择射阳,看重的不仅是这里的港口优势和丰富的风电资源,更是当地对绿色产业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高效务实的营商环境。”今年,我县还与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约10亿元建设集成传动链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打造面向国际的零碳产业和贸易园区,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从风电场的无限绿能,到绿色低碳产业集群的壮大,我县以“加法”思维,加的是新能源开发,加的是产业链协同,绿色经济发展新赛道不断拓宽。

  当“双碳”目标遇上转型需求,如何推进传统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节能空间从哪里挤?

  7月14日,走进顺龙纺织二期织造、染色厂房,18台超低浴比无张力染色机正高速运转,车间看不见污水,闻不到异味。“通过设备升级,年可节约用水30%、用气20%。”公司CEO高佳锋和记者说,尝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甜头,公司去年投资搭建智能化立体仓库,并利用ERP、MES等系统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和集成管理,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当旧设备在拆除声中退场,新落成的智能车间正吞吐着绿色能源,焕发工业新动能:江苏沙印集团引进德国42台套气流纺生产线台高效率节约能源喷气织机,每米布料的碳排放量下降至行业均值的三分之一,微升级染料喷射技术相较传统工艺节水80%;上海题桥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筒子纱染色车间实现90%自动化,获评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厂;江苏荣鸿纤维全产业链项目采用ERP数据管理系统,优化原料、设备、成品、财务、仓储等管理环节,大幅度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这些藏在生产线上的“绿色密码”,印证着一个转型逻辑:减不是退让,而是为新质生产力腾空间。淘汰的是一排排旧设备,激活的是一座城的新动能;削减的是一吨吨能耗,增值的是一张张绿色名片。

  实现“双碳”目标,绿色制造的“乘法效应”不仅体现在体系构建,更需要技术创新的持久蓄力。

  今年3月,中车时代新材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可回收热固性树脂叶片TMT82在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发货,填补我国风电行业在退役叶片回收利用方面的技术空白;4月,“第九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远景射阳250MW/500MWh独立储能电站获评2025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5月,“创新驱动·合作共赢”长三角产业合作对接暨项目签约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跨区域“链”动科创和产业资源优势……

  一项项沉甸甸的成果,正是射阳产业与创新“双链”深层次地融合所结出的累累硕果。多年来,我县立足县域特色优势资源和禀赋,深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赋能行动,将创新元素融入产业、载体平台建在园区,指导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县内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风电装备产业循“新”聚能。放大时代新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CQC新能源创新基地聚合效应,支持远景、中车、亨通等领军企业前瞻布局海上风电机组轻量化、海底特高压输电等新研发技术和工程应用,打造服务全球的海上风电产业创新策源地。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新”提质。依托比亚迪、立讯等头部企业,联动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清华大学物联网研究院,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动力电池、车载智能感知等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中心。

  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产业向“新”而行。电子信息产业园发挥拉曼半导体联合实验室作用,打造国内一流的拉曼光谱技术运用和转化中心。智能装备产业园放大无损探伤产业火炬基地效应,建设高铁轮轴超声波检验测试创新联合体。

  当智能制造与绿色工厂深层次地融合,当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赋能,创新的“乘数效应”持续释放,我县绿色“智造”的发展动能正不断奔涌。

  “以往项目竣工后要跑5个部门,提交20多份材料,至少15天才能拿到证,现在验收通过当场就能领证,效率提升超90%!”今年4月,江苏蓝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倪海峰从县市民中心不动产登记专区自助打证机轻触屏幕,仅用3分钟便打印出崭新的不动产登记证书,成为我县首本厂房完工验收后随即发放的不动产证。

  这项颠覆性变革的背后,是县数据局牵头打造的“企业全生命周期体系化服务”新机制,再次拓展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近年来,我县通过整合住建、规划、测绘等12个部门窗口职能,搭建企业全生命周期联审联办平台,将竣工验收备案、规划核实、权籍调查等流程前置并联办理,实现全省首家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发证、拿证即办抵押的“四多、四即”客户服务示范单位。拓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后,增加多证联发和竣备即发证服务,实现了“五多、五即”服务新体验。

  “我们打破传统串联审批模式,构建起数据跑全程、材料零提交、企业零跑动的服务闭环。”县住建局窗口负责的人介绍,改革后企业申报材料精简70%,办理环节压缩80%。这道精妙高效的“除法题”,为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为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扫清了障碍、注入了强劲信心与澎湃活力。

  “加法”拓赛道,新能源扬帆起势;“减法”腾空间,传统制造焕新蝶变;“乘法”释动能,双链融合势如破竹;“除法”优环境,制度活水奔涌激荡……射阳用实践证明: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融入发展基因的必答题。展望未来,我县将继续以生态优先为笔、科学技术创新为墨,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